鬼节:纪念逝者与超自然崇拜的狂欢盛宴
不同于西方万圣节,鬼节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具有浓郁的民俗、历史和宗教意义。它指的是较为广义的一类节日,包括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等,以及特指的“鬼门关”“征魂”等地方习俗。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和清明节作为鬼节的代表,探讨鬼节的由来、文化内涵、狂欢盛宴,以及当下的时代意义。
中秋:祭月、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鬼节之一。中秋赏月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盛行于宋代。《宋史·卷四百六十五·食货志五》卷二十九中记载了中秋节的历史渊源:“秦赏月,汉又增以宴会之礼。”古代时人们认为,月亮是圆的,让人们好合、家庭和睦、事业兴旺,所以夜赏月就成了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但与此同时,赏月之外,中秋赏灯、吃月饼的习俗也逐渐衍生。
在楼台灯火、灯笼盈空的今晚,人们无论是在田野、山头或者城市的霓虹灯海中,还是在电视机前,都会与月亮对望、沐浴在赏月的氛围中。传统中秋灯会通常将夜幕中照亮的花灯、龙灯、狮灯、牛灯、船灯、窑灯、盏灯等各类各样的民间艺术灯笼集齐。而赏月之后,则是舌尖上的狂欢,吃月饼更是与中秋节密不可分的重要人文内涵。
清明节:扫墓、祭祖、纪念逝者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被称为寒食节、禁火节、踏青节、冥节等。清明节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原是为了纪念牧野之战中战死的吴王阖闾而设立的节日。后来才成为整个祭祖的节日。中国古代祭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仪式,是维护家族、家庭文化、促进亲情的民间自我治理活动。清明节则是扫墓、纪念逝者、祭祖的重要时刻。
扫墓是清明的主要活动之一,中国的传统习俗中认为:“百年祭祖,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祭祖活动,场面庄重肃穆,家族亲友团聚、情感交流,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有烧纸钱、焚香、上坟等诸多纪念逝者的敬献活动,道路上也少不了“车水马龙”的现代新夷俗噪音。
当代鬼节:文化变异、商业化嬗变与对传统的反哺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深入发展,日益丰富、多元化的现代生活,鬼节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节点,也发生了许多变异和嬗变。
一方面,随着现代通讯、传媒和旅游业的普及,许多传统节日的知名度急剧上升,例如中秋节和端午节,也愈加成为手机、互联网直播、卫视等各种传媒广告的竞争焦点。这种传统与现代科技媒体的结合,带动了不少节日扩展和创新,话题性愈来愈强,重新赢得更年轻的听众群体的欢心。但在这个转换时期的过程中,湖南、广东等地清明节中的一些反对“树墓不如植树”的观念与试图使纪念逝者与环保文化相结合的活动引起过多政治化和商业化嫌疑。
另一方面,这些节日商业化的嬗变,也可以为传统的鬼节带来不同的生命力。市场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社群化、教育化、旅游化的消费需求,为鬼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商业化和创意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鬼节,是中华文化中浓郁、多样的传统,是中华民族心灵、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实现鬼节的传承和发展,既需要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推手,也需要做好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衔接,进行文化内核的挖掘与创新,使之在当代中国继续发光发热,不断传播新的影响力和超越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p@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